![]() 中央三令五申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但全国16省市的数百家中小学生校服生产企业却遇到新的烦恼:只有进入一个名为“阳光智园”的APP(自称是校服互联网+管理应用平台,以下简称阳光智园平台),才能参与校服招标和供应服务。同时,该平台向校服生产企业收取货款4%的服务费,瓜分掉校服企业约一半的净利润。
记者近日在多个省份调查发现,这场貌似由教育部门主导的校服采购模式变革,实际操盘者却是一家普通的民营企业,众多校服企业质疑其借机制创新之名,行垄断敛财之实。
头顶“红头文件”光环强势推进
2017年3月,江西省吉安市所有中小学校和校服生产企业,接到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须在当年10月18日前入驻阳光智园平台,不进入该平台的,教育局将取消该企业的市场准入资格,不得参与本市校服招投标,学校也不得购买其生产、供应的校服。
江西各地中小学和校服生产企业还被告知:阳光智园平台由教育部主抓、主推,是建立校服采购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的“亮点”举措,凡落实不力的,将会被纪委约谈、追责。
在江西、四川、湖北、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一些校服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名义上是自愿与阳光智园平台签订《服务协议》,但如果不与该平台合作,将面临被勒令退出校服市场的局面。
记者获得一份《关于转发阳光智园中小学学校校服互联网管理平台论证会会议纪要的通知》,该通知以江西省教育厅的名义发出,文件要求“积极推动学校应用阳光智园平台”。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中国公平竞争网(www.zggpjz.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zggpjz@163.com |